石破天聊紫砂:紫砂概述

石破天聊紫砂:紫砂概述

紫砂概谈
  • 前言
    本期内容主要聊紫砂最基本的内容,旨在系统性的概述紫砂,以期达到普及紫砂知识的作用
  • 一)紫砂历史简述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汉之前,茶主要作为药用。唐之后才广泛作为饮品,唐时盛行煮茶,宋时盛行点茶,明清以降,泡茶成为主要生活饮茶方式。
    • 紫砂名称出现的年代
      中国有着悠久的陶器使用历史,至少7000年的仰韶文化就有了陶器的出现,宜兴有着比较早的陶瓷制造历史,至今发掘的古窑中有隋唐五代时期9座,宋元窑20多座,明清窑60多座,说明宜兴的陶瓷行业并没有中断。大量使用夹泥制作陶器,始于宋朝。紫砂这个名称并非自古有之,古代一般叫紫泥或者砂壶,或者直接称呼阳羡砂壶,在宋朝的诗文当中,有紫瓯的用法。在明清的文学作品中才广泛出现紫砂的名词。1、《扬州画舫卷四》(清朝·李斗)“砂壶创于金沙寺僧,团紫砂泥作壶具,以指罗纹为标识。”2、《负曝闲谈第二回》(清·蘧园)“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才见沈老爷捧着一把紫砂茶壶​”3、《孽海花第十回》(清朝·曾朴):“回头一看,却正是他夫人坐在那桌子旁边一把矮椅上,桌上却摆着十几个康熙五采的鸡缸杯,几把紫砂的龚春名壶,壶中满贮着无锡惠山的第一名泉,泉中沉着几撮武夷山的香茗”​4、明朝徐渭:​“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却从梅月横三弄,细搅松风炧一灯。合向吴侬彤管说,好将书上玉壶冰。”​5、《岭海兰言》(清·区金策):“无锡紫砂盆,性质于兰最宜。”​
    • 明代紫砂
      • 现在一般认为紫砂壶的鼻祖是金沙寺僧,最早的紫砂壶为供春壶。但真正出土的紫砂壶,仍然是吴经提梁,出自明代吴经墓。
        • 吴经,明嘉靖年间司礼太监。
        • 供春壶
          于三十年代被储南强先生在苏州一个古玩摊上购得,但缺盖,经民国制壶名家黄玉磷配上瓜钮盖,后经当代书法大师黄宾虹先生(已故)鉴定,觉得在树瘿的壶身上不会长出瓜钮,后又由近代制壶名家裴石民(已故)配灵芝盖。灵芝供春成为了现在的普遍模式。*据顾景舟考证,现存供春壶为赝品。​
      • 明代紫砂艺人代表人物是时大彬
        • 时大彬
          (1573——1648)号少山,又称大彬、时彬。是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他在泥料中掺入砂,开创了调砂法制壶,古人称之为“砂粗质古肌理匀”,别具情趣。​
          • 时大彬是紫砂界的一代宗师,培养了李仲芳、徐友泉等弟子。而徐友泉又在紫砂的壶型和泥料方面做了大量的创新工作,一直影响后世紫砂艺人。
      • 明朝特有的户籍制度,造就了一大批专门从事紫砂创作的工人。
        明朝创立的户籍制度,使得手艺人可以专门做手艺,这是一大创举,特别是仁宣时期,宜兴紫砂手艺人开始出现大量的医术高超的工人。正德以后,紫砂的制作方式和流程基本成型,是紫砂行业的繁荣期。
      • 明朝中期的经济与交流
        由于明朝对外交流的需求,特别是郑和下西洋,需要大量的丝绸和陶瓷,间接的增加了陶瓷工人的就业机会。明朝中期的对外交流,陶瓷一直是主要商品。
      • 明朝开始盛行的泡茶沏茶生活方式
        明朝中期盛行的沏茶方式,也迫切的需要能够泡茶的工具,也推动了紫砂的发展,在明朝的时候,紫砂已经是泡茶的最佳选择。​
    • 清代紫砂
      清代是紫砂走向文人风格的成熟时期。
      • 康乾时期
        • 清康熙、雍正年间,紫砂历史上出现了一位承前启后的紫砂巨匠陈鸣远。【文人壶的划时代领导人物,开创了紫砂壶型多样化、文人化的格局和道路,为紫砂几百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极强的创作能力和影响力。】当时文人仰慕、佩服陈鸣远的紫砂技艺,都以陈鸣远制器题诗落款为幸运事。
          • 陈鸣远【花货大师】
            陈鸣远出生于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绝伦,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风格,作品名孚中外,当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对紫砂陶艺发展史建立了卓越功勋。​代表作:南瓜壶、束柴三友壶、松段壶
        • 乾隆时期,出现了大师杨彭年、杨凤年、邵大亨等人物。邵大亨是宗师级的人物,直接影响了后人的制壶方式和审美习惯,一直到现在,邵大亨创作的壶型仍然为经典。
          • 杨彭年
            杨彭年,字二泉,号大鹏,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制宜兴紫砂壶名艺人,浙江省桐乡人。善制茗壶,有的浑朴雅致,有的精巧玲珑,且善配泥色。首创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艺,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 世称“彭年壶”,对后世影响颇大。
          • 杨凤年
            杨彭年之妹。构思巧妙,浮雕精美,可与其兄媲美,是历来公认最有名望的制砂壶女艺人,传世作品较多,所制《风卷葵壶》造型典雅,制作工巧,用名贵的天青泥制成,紫檀色中微泛蓝,精美内含,温润如玉。《竹段壶》呈紫色,沉着稳重,壶体为毛竹段形,嘴、盖、把,均以竹枝、竹叶装饰,比例匀称,疏密合度,工艺精巧,为壶中佳品,现藏于宜兴陶瓷博物馆。
          • 邵大亨【邵氏家族在紫砂界的贡献巨大,包括邵文金、邵文银、邵二泉、邵友兰、邵春泉等,顾景舟的紫砂开蒙就是其祖母邵氏。】
            邵大亨,是继陈鸣远以后的一代宗匠。他的制壶以挥扑见长,尤其在制简练形体,如掇球、仿古等壶,朴实庄重,气势不凡,更突出紫砂艺术质朴典雅的大度气息,他的壶“力追古人,有过之无不及也”。其鱼化龙壶,伸缩吐注,灵妙天然。他的作品在清代时已被嗜茶者及收藏家视为珍宝,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之说。可见当时他的壶艺声誉之高。代表作:德钟、大亨掇只、大亨仿古、鱼化龙、掇球、龙头八卦一捆竹​
          • 瞿子冶
            (1780-1849年)名应绍,初号月壶,后改瞿甫,字子冶,又号老冶、陛春,清嘉庆至道光年间上海人。善鉴别金石文字、收藏古器物,工诗词、尺牍、书画、篆刻、鉴古,善兰竹,有“诗书画三绝”之称。最善画竹。“子冶石瓢”是他的代表作,为曼生之后文人壶代表
          • 陈鸿寿【曼生】
            (1768~1822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书画家、篆刻家。字子恭,号曼生、曼龚、曼公、恭寿、翼盦、种榆仙吏、种榆仙客、夹谷亭长、老曼等。曾任赣榆代知县、溧阳知县、江南海防同知。其工诗文、书画,善制宜兴紫砂壶,人称其壶为“曼生壶”。书法长于行、草、篆、隶诸体。行书峭拔隽雅、分书开张纵横,独步有清一代。篆刻师法秦汉玺印,旁涉丁敬、黄易等人,印文笔画方折,用刀大胆,自然随意,锋棱显露,古拙恣肆,苍茫浑厚。为“西泠八家”之一。
            • 曼生壶
              陈鸿寿于金石书画以外,以设计紫砂壶最为人称道。是中国第二代紫砂壶大师的领军人物,清代中叶嘉庆、道光年间的陈鸿寿和杨彭年。主张制壶创新,因他倡导“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须要见“天趣”。他把这一艺术主张,付诸紫砂陶艺。形成壶界两大贡献。第一大贡献,是把诗文书画与紫砂壶陶艺结合起来,在壶上用竹刀题写诗文,雕刻绘画。第二大贡献,他凭着天赋,随心所欲地即兴设计了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为紫砂壶创新带来了勃勃生机。他与杨彭年的合作,堪称典范。现在我们见到的嘉庆年间制作的紫砂壶,壶把、壶底有“彭年”二字印,或“阿曼陀室”印的,都是由陈鸿寿设计、杨彭年制作的,后人称之为“曼生壶”。陈鸿寿使紫砂陶艺更加文人化,制作技术虽不如明代中期精妙,但对后世影响很大。他与当时的制壶名家杨彭年合作,由他或是他的朋友题铭,这种富于文人艺术的紫砂壶,以“曼生壶”知名于时,尤为后世宝爱。上海博物馆藏有三幅陈鸿寿的册页,构图相近,均以紫砂壶和菊花入画,画面简洁,清秀可爱,足见曼生嗜壶之癖。三幅画有相同的题识:“茶已熟,菊正开,赏秋人,来不来?”而此幅多附一段题识,强调杨彭年制壶之精妙,以及自己有制壶之癖,尤为难得。​
              • 曼生十八式
                石瓢,壶铭:不肥而坚,是以永年。提梁,壶铭: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笠荫,壶铭:笠荫暍,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葫芦,壶铭:为惠施,为张苍,取满腹,无湖江。合欢,壶铭:八饼头纲,为鸾为凰,得雌者昌。匏瓜,壶铭:饮之吉,匏瓜无匹。井栏,壶铭:汲井匪深,挈瓶匪小,式饮庶几,永以为好。汉瓦,壶铭:放下屠刀否,心莲顷刻开,三千今世界,开眼见如来。汲直,壶铭:苦而旨,直其体,公孙丞相甘如醴。乳鼎,壶铭:水味甘,茶味苦,养生方,胜钟乳。周盘,壶铭:吾爱吾鼎,强食强饮。柱础,壶铭:茶鼓声,春烟隔,梅子雨,润础石,涤烦襟,乳花碧。石铫,壶铭:铫之制,搏之工,自我作,非周穜。镜瓦,壶铭:涤我酒脾,润我诗肠。钿合,壶铭:钿合丁宁,改注茶经。半瓢,壶铭:曼公督造茗壶,第四千六百十四为羼泉清玩。合斗,壶铭:北斗高,南斗下,银河泻,阑干挂。却月,壶铭:月盈则亏,置之座隅,以我为规。
        • 乾隆时期出现了珐琅彩紫砂壶,因为乾隆皇帝的独特审美,珐琅彩紫砂壶走进皇宫,但是珐琅彩紫砂壶一直不是主流。珐琅彩的施釉与紫砂的理念背道而驰,至今仍为小类创作。
      • 清中期
        • 太平天国运动,宜兴紫砂行业遭受严重破坏,一直到同治年间才慢慢恢复。
      • 清末
        • 清末紫砂,似乎有些没落,大师不多,远不及康乾时,其中代表者有黄玉麟、程寿珍。
          • 黄玉麟
            (1842-1914),继邵大亨之后又一重要的制壶大家,他所制的壶选泥讲究,作品莹洁圆润,精巧而不失古意,灵妙天然。有说他“每制一壶,必精心构选,积日月而成,非其重价弗予,虽屡空而不改其度”。
          • 程寿珍
            (1857-1939),别号冰心道人,宜兴上袁村人,是名艺人邵友廷的养子,随父学艺,擅长制作掇球壶等仿古壶式。程寿珍一生勤劳多产,年过七十尚制作不辍,一生所制紫砂壶不计其数,流传民间甚多。程寿珍中晚年仅制掇球、仿鼓、汉扁三种壶式,钤印有“冰心道人”、“八十二老人”等。程寿珍善仿制邵大亨的掇球壶,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博览会获头等奖和优秀奖。此后所制掇球壶,底钤有“八十二老人作此茗壶,巴拿马和国货物品展览会曾得优奖”款识,盖印篆书“寿珍”印,把有“真记”楷书小印。寿珍掇球,是其代表作。​
    • 民国紫砂
      • 紫砂业的转折
        民国时代是紫砂的转折时期,大师辈出,其中公司化运营是其主要特点,直接培养了大量的紫砂艺人。
        • 利用陶业
          利用陶器公司为宜兴名士周文伯(周培源的父亲)和宜兴蜀山邵惠如于民国四年(1915年)合资开办,聘请程寿珍、范大生、裴石民等为技师,当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国际赛会上,该公司送展的程寿珍掇球壶获头等奖。
        • 江苏省陶业工厂
          1917年,江苏省议员播宝坤(蜀山西街人)向江苏省政府提议在蜀山办一个陶业工厂。省政府拨款十万八千元,成立了“江苏省陶业工厂”工厂设在蜀山北麓,后称北厂。这是第一家国营陶业工厂,由潘宝西任厂长,徐锦森、汪裕文、邵惠如等分任庶务、窑务、场务等职,名艺人程寿珍、俞国良,范福奎等为技师,以制细货茶壶为主。
        • 铁画轩陶器公司
          铁画轩店号为民国二年(1913年)设在上海经营宜兴陶器的一家公司,创办人戴国宝,曾是制瓷名手,他以铁针在瓷器上刻画花纹,故公司名为铁画轩。铁画轩出品的紫砂器,在宜兴蜀山、潜洛一带定制坯件,请名工刻字。长期为铁画轩提供坯件的有:陈光明、吴云根、王寅春等人,陶刻名工有邵云如等人。其子戴相明继承产业,与顾景舟等紫砂名人交往深厚。​
    • 一厂紫砂
      俗称的紫砂一厂,就是宜兴紫砂工艺厂,是在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并运营的,在紫砂历史上创造过很多划时代的东西。研制过灌浆壶的做法,石膏磨具壶的做法。
      • 紫砂七老
        • 任淦庭
          (1888.8-1969.12)又名干庭,字缶硕 ,号漱石、石溪、聋人、大聋、左民、左腕道人。江苏宜兴人,陶刻大家。在家排行老三,长兄淦坤,精于刻纸,二哥不幸早逝,四弟淦儒,是专工花鸟人物。
        • 吴云根
          吴云根(1892-1969年),又名吴芝莱。1892年生于宜兴和桥,14岁拜汪升义(汪生义)为师。1915年到山西省平定县平民陶器厂任技师、1929年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陶瓷科当技术员、1931年受聘于江苏省立陶瓷职业学校窑业科任技师、1954年进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11月开始为紫砂厂招收第一批学员传授紫砂制作技艺、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紫砂“技术辅导员” ,成为著名的“紫砂七大名艺人”之一。为当今紫砂艺术界培养出了如高海庚、汪寅仙、吕尧臣以及葛明仙、何挺初、范洪泉等极有影响的紫砂艺术大师和名家。
        • 裴石民
          (1892—1976),原名裴云庆,又名裴德铭。宜兴蜀山人。著名紫砂艺 人。早年习艺,艺成后擅制仿古紫砂器,颇负盛名。善制水丞、杯盘、炉鼎等器,造型典雅别致,具有青铜器敦厚稳重之特点,尤以仿真果品最佳。有“陈鸣远第二”之美誉。成熟期间精品之作,以中小件为主,以古器作借鉴,以超凡的构思,能放能收,简繁匀称,既能作典雅脱俗的光素茗壶,又能作千姿百态之花货茶具,风格清秀不俗,技艺精湛严谨,在紫砂艺苑中独树一帜,为紫砂历史上求新求变,求精求妙,精而少,少而妙,不可多得的能工巧匠之一。
        • 王寅春
          (1897-1977)生于江苏镇江一户贫民家庭。父王金宝(又名金大),原为镇江做小烧卖出身。13岁拜赵送亭为先生,在其陶坊随金阿寿为师,学习紫砂陶艺。3年满师后,上门帮窑户当制坯客师。1921年起,因他制坯手艺特好而名扬上海。现代著名的紫砂壶制作大师,其制壶技术精湛,并且效率高,作品的数量也相当多,光货和花货是王寅春的拿手壶型。王寅春的作品深受追捧,收藏价值也非常高,人们将出自王寅春之手的紫砂壶称为“寅春壶”,壶上都刻有“寅春”字样。
        • 朱可心
          (1904-1986),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会长,宜兴紫砂工艺厂创始人之一。先后授艺带徒数十人,名艺人有汪寅仙、倪顺生、李碧芳、潘春芳等。为他的流世佳品《报春壶》、《三友壶》、《彩蝶壶》等至今畅销不衰。
        • 顾景舟
          (1915-1996)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原名景洲,出生于紫砂世家。20世纪30年代到上海仿制历代名作,临摹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之作。形成了雄健而严谨、流畅而规矩、古朴而典雅、工精而秀丽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编著并出版《宜兴紫砂珍赏》一书,培育了周桂珍、李昌鸿、张红华、潘持平等众多中国陶瓷大师。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寸壶竟有斗米贵”的声誉。2009年,顾景舟《十一头提梁壶》 拍得313万;2010年5月,顾景舟制 吴湖帆做书画的《相明石瓢壶》拍得1232万;2010年6月《矮僧帽壶》 拍得313万;2010年8月顾景舟的一对紫砂杯甚至拍到了20万的高价。
        • 蒋蓉
          (1919年~2008年2月19日),别号林凤,江苏省宜兴市川埠潜洛人。1995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蒋蓉作品曾在全国工业会议上评为“特等奖”,并为周恩来总理出访东南亚等国家制作礼品。195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她为紫砂工艺“技术辅导”,这在当时历史情况下是工艺界的一种最高荣誉和待遇。 蒋蓉的作品在中国紫砂工艺史上技术精湛,生动具真,别树一格,成为中国紫砂工艺史上第一位女工艺美术大师,曾任中国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设计协会委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名誉理事。
      • 宗师顾景舟
        • 推荐图书《布衣壶宗》
        • 唐云对顾景舟先生的指导作用。
        • 唐云、戴相明、江寒汀、吴湖帆,五把景舟石瓢,奠定了江湖地位,从此之后,紫砂再无人超越。
    • 当代紫砂
      • 当代紫砂百家争鸣百花开放,更加倾向于市场。
      • 在创作上,当代紫砂更喜欢偏工业化方向和普通消费品方向。比如大量的拼料试验,大量的尝试新壶,在客观上也推动了紫砂市场的发展。
  • 二)为什么要用紫砂?
    • 瓷器、玻璃杯喝茶的熟汤气,影响茶的口感。瓷杯泡茶,茶易老。
    • 紫砂的双气孔透气,使得紫砂最适合饮茶,最大限度的保留茶香。隔夜不馊的原因,正是透气性的作用。
      • 双气孔透气原理
        烧制时,泥料中的碳酸根先分解,释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形成气泡。气泡在土中,有的连通,有的闭合,会形成细密的“链状气孔群”,串连而导致开放;气泡在石英和硅酸盐颗粒集聚成的团结体中,则会堵塞于各颗粒间,使原本存在的空隙互不连通,阻止而导致封闭。开放性气道和封闭性气道并存,称“隙泡结构”,俗称“双重气孔”。在显微镜下观察烧成的紫砂壶断面:团结体间的开放性气孔,空隙粗大,气体可由此出入;团结体内的封闭性气孔空隙细小,水体由此阻塞。非紫砂的黏土,没有石英颗粒和硅酸盐团粒。不烧结时,都是开放性气孔,会渗水吐黑;烧结后,瓷化得完全没有了气孔,敲击起来声音很脆。双重气孔可以保证透气性和相对的隔热性。
    • 紫砂中含有矿物质
      • 石英和云母的作用
        紫砂中的砂,指的就是石英。石英颗粒的大小,决定着紫砂壶表面的颗粒感,因为石英的密度较高,不易收缩,因此壶艺人往往通过紫砂泥颗粒的大小,对紫砂壶的颗粒感进行选择控制。石英云母的含量决定了透气性,因为双气孔透气性原理由石英决定,而且石英云母也有吸附作用,提高水质。石英云母有吸光作用,影响包浆效果。​​
      • 紫砂含有其他的矿物质
      • 铁质的作用
        紫砂富含有益健康的天然铁质,且耐酸、耐碱、耐高温,长期使用紫砂锅可避免摄入过多铝离子等影响人体健康的有害金属。紫砂所含有的天然铁质对脂肪有化解作用,故煮出来的饭特别香滑可口,肉类汤则油脂少,适合减肥人士食用。科学实验证明,纯净水经过紫砂炊具煲煮后,将矿化成PH值呈7.1左右的弱碱性,有利于人体弱碱性健康体质的形成。
    • 紫砂的陶器本质
      • 陶土
        紫砂的本质是陶,是高岭土、石英、云母、铁和其他矿物质组成。
      • 紫砂泥料的特别之处
        • 色彩多样
          紫砂有着颜色多样性,红色、黄色、紫色、黑色、绿色、灰色等,选择面很广,可创作力很强。
        • 单独可成型,体质比较硬
          紫砂泥料不需要添加其他物质,就可以直接拿来做壶,这是极好的一种泥料,可以原汁原味,纯原矿制作紫砂壶。相比其他的泥料,粘性不够,可塑性不高,必须添加其他物质才能成型,从这一点来看,紫砂泥料确实难得,是最健康、最自然、最安全的一种泥料。
        • 成型后不需施釉
          紫砂不像瓷器,必须施釉,紫砂无需施釉,自带光泽,而且越泡茶越能养成光泽度,有养壶的乐趣。
      • 紫砂泥料的可塑性
        紫砂泥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任意加工成不同形状,而且粘合性强,却不粘手不粘工具,壶把壶嘴可以单独做,然后拼接即可,粘合度非常好。
  • 三)紫砂的分类
    • 1、根据泥料分类
      • 紫泥
        • 清水泥
          清水泥有两种概念,一种是紫泥的一种,性干而燥,常见的有红清水等泥料。一种是一厂的概念,指未加调制的直接可做产品的泥料。
        • 老紫泥
          紫泥是紫砂最常见的泥料,也是宜兴做壶使用率最高储存量最大使用最早的一种泥料。从适茶性角度来说,紫泥最好。
        • 中槽清
          中槽清(又名中槽青、中皂青),产于江苏宜兴黄龙山,属于紫泥类比较纯正的品种。因开矿时通常处于紫泥泥层中部位置,故称中槽清。矿料主体颜色呈紫棕色,含有较多的白色云母碎片。原矿矿料只加水过筛磨粉沉淀,泥料呈紫棕红色调。烧成后呈红猪肝色,截面可见白色云母颗粒。
        • 底槽清
          底槽青又称底槽清或者底皂青 。底皂青是一种紫砂泥的矿料名称,就是里面带有浅青绿色鸡眼似斑块的紫泥矿,鸡眼是成对的分布甚密且平均。色呈偏紫泛青,细而纯正,十分稀少.烧成的壶呈现红猪肝色,烧成颜色详细要看矿料的成分构成和烧成温度。
      • 段泥
        • 段泥,也叫团泥,一种本山绿泥和紫泥的共生矿土,本山绿泥和紫泥都是紫砂的原矿。本山绿泥不同于民国绿泥。
        • 降坡泥
          在90年代初,宜兴政府为开通丁山至宜兴的"陶都路"时偶然发现的,陶都路必经黄龙山与青龙山吻接处山坡,为使公路降坡平坦,筑路工程开始挖坡,无意中挖掘到部分紫砂原矿,后取名为"降坡泥","降坡泥"的发现纯属偶然,而且存量特别稀少,它仅仅是降坡筑路偶然见得而已,仅此这块小范围存有少量矿源
      • 红泥
        • 小红泥
          宜兴陶土中有一种叫做嫩泥的矿料,这种矿石就是红泥矿。而小红泥就是不加他料的嫩泥,因为含有大量的氧化铁成分,因此经过烧制后颜色会变成朱红色,泥质细、砂粒微、密度大、结晶高。
        • 朱泥
          朱泥是属于紫砂红泥中的一种泥,因主要成份为红泥(含铁量极高)而得名。朱泥是红泥中之精品。朱泥一般来说分三种:1、红中略带黄;2、黄中略带红;3、红中略带紫(高温朱泥)。
        • 朱泥大红袍
          大红袍本质上没有原矿​1、所谓的大红袍泥其实就是加入石黄的红泥,由于加入了石黄使其可塑性大增,延展性加强,泥片弯曲时不易断裂。其质感和润感都会增强。2、在制作时都会添加适量的天然铁红粉到含氧化铁成分较高的夹层嫩泥中,成型后经过窑烧,壶体泥质细、砂粒小、密度大、结晶高,色泽大红。泡养过后艳红热烈。​
    • 2、根据工艺分类
      • 全手工
        手工制作壶身,拍打壶身,手工制作壶把壶流,被称为全手工。
      • 半手工
        借助模具制作壶身、壶流、壶把的手艺,被称为半手工。
      • 车工
        使用机器进行辊压的方式制作壶身,被称为辊压壶或者车工壶。
      • 灌浆壶
        灌浆是利用石膏的吸水性,将含有石蜡的泥浆加热注入石膏模中,冷却后将石膏模脱开,便可得到壶坯,经镶嘴、把并脱蜡后烧制成的壶。但是由于灌浆所需紫砂颗粒至少要在200目左右,则使紫砂壶失去了应有的透气性。灌浆工艺特别适合于大批量的生产且成本较低,灌浆壶一个人一天可以灌300-500个。所以比较容易满足低端茶艺市场的要求。
      • 拉胚壶
        机械操作,下面一个马达,上面一个圆盘。把泥料放在圆盘上,开关一开,马达旋转,利用惯性离心力,用手拉出一个壶型来。拉出来后切下,放置晾干,再配壶嘴、壶把 (都是灌浆制作),装成一把茶壶,放置晾干后再喷浆,经过烧制就可以成为手拉胚茶壶。 它不属于紫砂成型工艺。
    • 3、根据市场分类
      • 消费级
        普通市场上购买的紫砂壶,一般都是消费级,这种紫砂壶制作一般来说不是精品,作者名望不高,但是相对价格便宜,在保证用料的前提下,是紫砂入门的好选择。
      • 收藏级
        紫砂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作者名望很高,这类壶适合收藏,有一定的增值空间。
      • 大师级
        紫砂大师制作的紫砂壶,通常具有投资的价值。随着市场的发展,升值空间比较大,比较保值。
    • 4、根据结构分类
      • 光货
        光货是指壶身为几何体、表面光素的紫砂壶。在制作这种紫砂壶坯时,要将器表修饰得极其平整光滑,因此就决定了光货紫砂壶的特点。光货造型讲究器皿的立面线条和平面形态的变化,以及形体各部位之间的比例关系,或辅以一些简洁的线条装饰。其造型又可分为圆器和方器两种。圆器造型要求达 到“圆、稳、匀、正”,要“柔中寓刚”。珠圆玉润之圆中要有变化,要匀称端正。紫砂传统造型掇球壶、仿古壶和汉扁壶等,就是紫砂圆器茶壶的典型造型。方器 主要有长短不同的直线组成,如四方、六方、八方、长方等。方器造型讲究“方中寓圆”,要求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不论是几方形的造型,紫砂壶口盖必 须规划统一,任意转动壶盖,口盖准缝吻合。紫砂传统造型四方桥顶壶、传炉壶、僧帽壶、雪华壶等,就是紫砂方器茶壶的典型造型。​
        • 光货一般分为圆器和方器
      • 花货
        把天然界、动植物界的天然形态用浮雕、半浮雕等造型装饰设计成仿生形象的茶壶,人们称之为“花货”。花货是用提炼取舍的艺术手段,表现天然形态中富有美学价值的部门,并符合功能公道、视觉美观和使用安全的实用原则; 或者在几何形体上运用雕镂捏塑,将天然形态变化为造型的部件,如茶壶的嘴、把和的子。如“供春树瘿壶”,据说是鉴戒古老银杏树干上的瘿结,捏塑成壶形,成了文献记载的最早的一把花货。又如,据传为明代时大彬作的“印包壶”,壶体为内结一枚方印,用布包扎,形体丰满挺括,布纹褶裥反映出质感,壶盖是一个花结的顶端,嘴把为方形圆角,韵致怡人,陈鸣远的“南瓜壶”以瓜为壶的主体,瓜柄为壶盖,瓜叶卷成嘴,瓜藤为壶把,叶脉藤纹刻画生动,制作入微,雅俗共赏。传统造型的鱼化龙壶、藕形壶、松竹梅壶等,均是花货类造型的代表品种。​
      • 筋囊器
        凡是以曲面为单位,规律成型的紫砂壶都可归为筋囊器类。实质上是带有浮雕、半圆雕装饰的花货,又叫筋纹器,多以自然花果的抽象、变体、折棱为造型。如合菊、葵花、合桃、菱花等壶。
  • 四)紫砂与茶的搭配
    1、泥料:本山绿泥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种系列,红茶,绿茶等  2、泥料:底槽青【冲泡建议】普洱茶各种系列,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花茶,碧螺春,红茶,绿茶等  3、 泥料:矿紫泥【建议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等。  4、 泥料:朱泥【冲泡建议】铁观音,台湾高山茶,普洱生茶,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等。  5、 泥料:清水泥【建议冲泡】普洱茶各种系列、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铁观音、花茶、红茶、绿茶、龙井、碧螺春。  6、泥料:红皮龙【冲泡建议】铁观音,台湾高山茶,普洱茶,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绿茶,红茶等。  7、 泥料:黑料【冲泡建议】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种系列、绿茶等。  8、泥料:降坡泥【冲泡建议】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特好。
    • 茶色与壶色
      茶色配壶色也是一种方案,朱泥泡红茶,本绿泡绿茶,老紫泥泡黑茶,段泥泡乌龙茶等,以壶身的颜色搭配茶的颜色,是一种审美统一。
    • 茶形与壶型
      壶型分为大小高矮,茶叶分为粗细紧疏,壶型与茶形也可以进行搭配。细芽适合矮身宽口小壶,乌龙茶适合小口小壶,普洱砖茶适合高身大壶,红茶只和高身宽敞紫砂等。
  • 五)紫砂矿藏的现状
    1.一号井位于主体中心水塘的西南部,1958年由红旗宕改扩建而成,为单井筒设计。1965年就停止开采,遗弃宕口在2002年底被露天开采时毁掉。2.二号井位于主体水塘的南面偏东,1965年按国家对小型矿山的设计要求,由距一号矿井东约30米早期宕口重新设计改造,改变原来的独头井为主副井筒。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停止开采,矿井于台西村露天开采时被毁。二号井紫砂矿种比较丰富,有紫泥(部分是底槽青)、本山绿泥、本山段泥、红麻子、黑墩头出矿,其中底槽青有红色和紫色两种。3.三号井位于主体水塘东面,二号井的东北面,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由早期宕口改建,为单井筒设计。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结束开采,今井口已平没于地下。4.四号井大名鼎鼎的四号井,是唯一不在黄龙山主体部分的矿井,1972年在黄龙山西侧新建四号矿井,主井标高24米,副井标高11米,副井向东与主井相隔约200米。有最出名的四号井底槽青,四号井本山绿泥等!四号井宕口,就在紫砂之源公园旁边,与宝山矿区只有陶都路之隔。紫砂之源公园和此段陶都路修建的时候,降坡泥问世。出产优质的底槽青和本山绿泥,1997年10月,四号矿井因生产成本过高等诸多因素而停止开采。5.五号井位于主体水塘的东面,1979年8月,按照四号矿井的设计要求,在黄龙山东面北侧新建五号矿井。该矿井为主、副井筒并行排列设计。由于五号矿井本身处于台西村范围内,五号矿井的开采与当时台西村多个承包经营者的宕口处于混乱状态。到1993年,五号矿井因多种原因无法正常开采。同年11月底五号矿井被转让给台西村,由台西村管理继续进行开采。直到1999年因地下水大量渗透等因素,关闭停止开采。6.南山矿区翻过主体水塘南面山坡,就进入南山矿区。南山区的南山紫泥很有特点,矿呈红紫,烧成品黄颗粒明显。7.降坡矿区位于四号井与黄龙山之间,现在为紫砂之源公园和陶都路。2005年基本建设时,这里挖出了一种别致的团泥,数量很多,烧成品红里泛黄,黄颗粒明显,因为是新发现品种,就被称为降坡泥。8.半坡矿区与野山矿区位于黄龙山主体水塘西边(南面为野山矿区),蕴藏团泥,种类较多。 半坡南面,就是野山矿区,野山矿区以前只出产一种泥料,但是很著名、很独特,这就是野山红皮龙。9.宝山矿区宝山矿区今天被一些丁山人称为龙头(大水潭称为龙尾),因宝山工业园区(实际上是宝山别墅区)而得名。宝山矿区出产紫砂矿历史比较悠久,今天依然有古宕口。紫砂矿料以团泥为主,其中以红黄泥最为著名。10.大水潭矿区属于蠡墅,位于黄龙山东南面的山脚处,是历史上盛产优质紫砂矿料的宕口,天青泥即产于此。原黄龙山大水潭矿区后来因挖通地下水脉而被淹没,形成了一个水潭。现在大水潭周围还掩埋着一些早期采掘留下的暗宕。宜兴南部的山地属于天目山余脉,宜兴境内又有三条主要山脉,即铜官山脉、龙池山脉和太华山脉。陶土资源主要分布在这些山区里,在丁蜀镇周边的湖㳇,洑东,川埠等乡镇均存在大量的紫砂矿源。宜兴黄龙山的紫砂泥料是最好的,从封矿到限制性开采,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地区的泥料被大量开采使用。
  • 六)紫砂颜色多变的原因
    • 紫砂矿石的颜色多样性
      紫砂每一种矿石的矿物质含量均有不同,因此造就了紫砂矿石的颜色多样性。
    • 化工原料的加入
      现在有一些商人为了达到颜色好看的目的,在紫砂泥料中添加化工原料,这是不应该被鼓励的行为。
  • 七)紫砂市场现状
    • 行业市场
      目前紫砂做壶人员大约有一万人左右,相关从业人员估计数万人,是比较大的一个产业。这也造成了紫砂市场的参差不齐,鱼目混珠现象共生。
    • 消费市场
      • 销售渠道的多样性
        • 传统门店
        • 网店、电子商务
        • 直播带货
      • 做壶师傅经营多样性
        • 代工现象的普遍
        • 代运营市场现象
      • 泥料的多样性
        • 化工料广泛
        • 复古型泥料的实验
        • 朱泥壶的热销
  • 附录)紫砂师承
    • 时大彬
      • 李仲芳,徐友泉,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陈光甫,陈俊卿
    • 紫砂七老
      • 朱可心收徒:
        • 潘春芳、鲍新元、史志鹏、李琴仙、李碧芳、倪顺生、曹婉芬、吴庆安、汪寅仙、范洪泉、谢曼伦。
      • 顾景舟收徒:
        • 李昌鸿、高海庚、沈巨华、单淑芳、鲍秀云、沈蘧华、周桂珍。
      • 吴云根收徒:
        • 高永津、史济华、许旋、朱凤英、史玉琴、何挺初、许慈媛、范洪泉、王月仙、谢乐仙、吴欣南、吕尧臣。
      • 王寅春收徒:
        • 许承权、王小龙、李天行、李元如、高洪英、陈小庚、葛岳彬、江宏大、吉德宝、鲍赛芬、方立品、何道洪。
      • 任淦庭收徒:
        • 徐秀棠、咸仲英、冯希雅、邵新和、王品荣、张赫棠、朱蓉娟。
    • 当代紫砂艺人部分名单
      • 吕尧臣   徐汉棠  谭泉海  李昌鸿   鲍志强  周桂珍  顾绍培   陈国良  许艳春  何挺初   桑黎兵  鲍仲梅   谢曼伦  徐安碧  邱玉林   李守才  吴震  毛国强  沈汉生    范洪泉   季益顺   汤鸣皋   杨勤芳  储集泉  潘持平  张红华  王石耕  沈遽华   朱建伟    曹婉芬  夏俊伟  程辉  周尊严  咸仲英  高建芳   曹亚麟  凌锡苟   储立之   吴鸣   刘建平   陈建平   方卫明  何道洪  孙伯春   吴小楣 徐秀棠  张振中(张正中)  唐六琴   李玮   潘岷   华健  唐伯琴  徐达明  李霓   葛军  范建华  鲍正兰  冯群星  葛明仙  吕俊杰   徐南  蒋新安  江建翔  吴培林  尹祥明 倪顺生  邵顺生  胡洪明  孙伯春  胡永成  蒋雍君   王国祥   鲍利安  吴亚克  陆虹炜  高湘君  庄玉林  史小明   韩小虎   怀其芳  许成权  史国富  吴群祥  高丽君  黄自英  张庆成(张庆臣)   丁洪顺   王小龙  范建军   韦钟云   王涛   蒋彦(蒋小彦)   范永良  顾道荣 顾治培  吴小楣   施小马  束旦生   吴亚亦  李斌  邵新和   路朔良  葛岳纯   张瑞端   李群    范伟群  何六一   钱菊萍   谈跃伟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

請注意,留言須先通過審核才能發佈。